《形而上学》一书的古希腊文标题是“ta meta ta physika”,字面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诸卷》,共14卷,集为一册。本书的编排和书名并非出自亚里士多德本人,而是出自公元前1世纪吕克昂学园的继承人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此人把流传下来的亚里士多德论及最抽象的哲学问题(或所谓“第一哲学”)的若干篇章编排在《物理学》之后,由此得名。从古希腊文衍生出拉丁文“metaphysica”乃至现代西文中的对应词,既表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名称,也表示“第一哲学”这个学科门类。传入中国时,有人曾主张译作“玄学”,但最终被接受的译名是“形而上学”,其所依据的是《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于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包括马克思)的反形而上学倾向,导致“形而上学”一词在某些现代语境中带有一定的贬义,但是我们不能从这个贬义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各卷是按照希腊字母顺序来编排的,尽管可以看出编者努力使全书连贯,但仍常常能发现其松散甚至无序。譬如,在Α卷和Β卷中间出现了α卷,这很容易让人怀疑是后来插入的内容。 Α卷首先概论认识的不同阶段,其中最高阶段是“智慧”,也就是关于事物之“本原”或“原因”的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以他们能够传授知识。Α卷还综述了从泰勒斯到柏拉图的哲学史,即前人关于“本原”的各种观点。α卷可能是亚里士多德对某种反对意见的一种回应。他争辩说,主张本原有无限多是荒谬的,必须有一个没有别的原因的第一原因。这个主张在Λ卷得到发展。Β卷列举了一些形而上学难题。Γ卷第1-3章讨论第一哲学的研究主题,其余各章讨论了今天所谓的“矛盾律”和“排中律”。Δ卷可以被看作一个哲学小辞典,给出了大约五十个哲学术语(例如:原因、自然、一、多)的定义。Ε卷再次讨论第一哲学的主题。作者提出第一哲学等同于“神学”,它研究独立而不动的对象。第一哲学不研究作为“偶然属性”的“是者”(因为偶然存在的东西没有必然性,不值得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作为“真的东西”的“是者”(因为它不仅关乎事物还关乎思想),而只研究作为实体的“是者”。 Ζ、Η和Θ这三卷通常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核心部分。Ζ卷开头再次说明“是者”有多重涵义,哲学的目标是理解“是者”,而最基本的“是者”是“实体” 。Η卷的主题仍然是“实体”,包括实体的不同类型和构成、实体的生成和消灭,以及实体的单一性和复合性等问题。Θ卷讨论“潜能”和“实现”,其中第1-5章讨论“潜能”,从第6章开始讨论“实现”。Ι卷讨论了“一元性”,“一”和“多”,以及“同”和“异”等问题。Κ卷是关于其他章节的若干摘要,含有物理学的部分内容。Λ卷讨论了普遍的“是者”、本原和神等主题,其中包含关于“不动的推动者”的著名描述。作者把“我们领会到的事物中最神圣的东西”说成“关于思想的思想”。Μ卷和Ν卷讨论了一些数学哲学的问题,尤其是“数”如何存在。我们无法在此展开所有这些主题,只能略述其中要旨。


资源名称:《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代表作》pdf进入下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