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于1993年出齐,共74卷;第二版历时14年,共32卷,于2009年出齐。
出版发行 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0079583
装帧:平装
开本:16
套装数量:32
定价:8000.00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由国务院批准立项,经过总编辑委员会和全国各界专家学者历经十余年努力,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发行。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第一版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和要求,重新撰写大量条目,替换更新过时条目,归类合并重复条目,修改保留稳定条目,对原书做了进一步完善。
共收条目约6万个,约6000万字,插图3万幅,地图约1000幅。全书准确性、权威性、可读性强,深入浅出、检索便捷,既是全面系统反映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最新水平,尤其是充分反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取得重要成果的新一代百科全书,也是一套适合大众阅读使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工具书。
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全书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内容深入浅出、阐释准确科学,是一部适合大众、服务社会的实用工具书,是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同时该书也是我国第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共收条目60000个,约6000万字,插图30000幅,地图约1000幅。全书内容以条目形式编写,在继承第一版的编纂原则和编写理念的基础上,设条和行文更注重综合性和检索性,介绍知识既坚持学术性、准确性,又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具有可读性,适于中等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查检和阅读。这种百科性的参考工具书,为全社会各个领域的读者综合运用人类已有知识成果,并继续有所创新提供了桥梁和阶梯。
中国知识界一向有编辑类书传统的,也早已把编纂现代型的百科全书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20 世纪初叶就曾有人试出过几种小型的实用百科全书,但是,这些书都没有达到现代百科全书的要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12月正式立项。之后,新闻出版总署将其列入 “九五”、“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组织成立了以周光召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又将《中国大百科全书》列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在以周光召为主任的总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全国各界专家、学者历经十余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皇皇巨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是面向21世纪反映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新一代百科全书。全书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军事科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不仅涵盖了全人类科学文化成果,而且注重对悠久的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传承,尤其是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的百科知识宝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编排上遵循了当代世界各国编纂百科全书的一般通行做法。第一版是按学科分类陆续分卷出版的,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权衡做法。《全书(第二版)》的编排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全书的条目标题全部按其汉语拼音顺序统编排列,更加方便了读者的寻检查阅。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中国第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选择始终坚持“让最合适的作者撰写其最擅长的条目”的原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作为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条目的撰写在尽可能保留第一版仍健在的作者的基础上,又聘请了在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作者。30年来,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条目的作者累计约达30000人。其中,既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又有一流专家、资深学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110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47人中25人,荣誉学部委员中的多数人,参加了编撰工作。可以说,目前中国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专家学者及各学科带头人多数参加了全书的编撰工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的1995~2009年,是中国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取得重要成效的时期;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同时,这些年也是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时期;是世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整体内容力图反映国内国际的新变化、政治经济的新格局、思想文化的新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工作生活的新需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全面介绍人类一切知识时,侧重介绍中国内容,突出中国特色。首先,全书力求对中国主流文化作全面总结,收入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等重要条目。其次,全书力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作全面归纳,收入了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二滩水电站、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九江长江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批条目。再次,全书还力求对中国最高科学文化成就作全面概括,收入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神舟”号飞船等大量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重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充分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反映近年来世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内容精简凝练,既涵盖过去,又注重现代;既放眼世界,又侧重中国;既重视基础,又关注前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一套必备的工具书,它不仅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储备,也有利于帮助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建设创新型社会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出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